|
學習武術對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體育界小組討論會上,中國青少年日趨下滑的身體素質成了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楊樺甚至指出,中國近4億青少年如果再不加強身體鍛煉,有可能會成為新的“東亞病夫”。 針對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部分政協(xié)委員提出,要鼓勵青少年學習中國傳統(tǒng)武術,是傳承我國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塑造青少年優(yōu)秀品質的需要,也是增強青少年健康體魄的需要。
青少年處在身體的成長發(fā)育階段,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多在6~12歲之間,骨骼和韌帶柔軟,關節(jié)活動范圍大,正處于發(fā)展柔韌素質的敏感期。武術是對身體柔韌鍛煉比較多的項目,我們要抓住孩子這個敏感期,讓他們在習武的過程中提高身體的柔韌素質,為以后學習鍛煉其他的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少年兒童正處于身體生長發(fā)育階段,骨骼比較柔軟,這個階段的力量練習應該以克服自身體重的各種力量練習為主,這些練習可使梭狀肌加長,肌肉、肌間協(xié)調性得到改善。武術中各種形式的翻轉騰越和踢腿出拳踢腿正符合少兒力量練習的要求,這些動作都是對發(fā)展下肢彈跳力、腰腹力量和快速力量非常有效的練習內容,所以說武術對提高少兒全身各部位的力量具有很好的作用。 武術動作豐富,技術復雜,練習中動作變化多樣,有快有慢,有剛有柔,有起有伏,有動有靜,而且每個動作都有其具體要求。武術中小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復雜的武術動作,不但可以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能力,而且由于神經中樞的興奮與抑制要隨著動、靜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可以增強其神經系統(tǒng)的靈活性和均衡性,提高靈敏素質。
中國武術的*講究“十年磨一劍”,青少年通過長年的武術習練,可以培養(yǎng)出堅韌的意志品質�?v觀武術的發(fā)展史,無論是在軍旅還是在民間,都涌現(xiàn)出不少武林豪杰,他們?yōu)榱藝液兔褡宓呐d亡,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質,教育和激勵著后代習武者。 練武對意志品質考驗是多面的。練習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疼痛關,磨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常年有恒,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套路練習,要克服枯燥關,培養(yǎng)刻苦耐勞,砥礪精進,永不自滿的品質。遇到強手克服消極逃避關,鍛煉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戰(zhàn)斗意志。經過長期鍛煉、可以培養(yǎng)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于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 上一篇到忠武武術館學習正宗少林功夫下一篇武術的含義與本質 |